@KTzone » 日常 - 新聞時事 » 俄神祕特種核潛艇下水 與美國競賽“扳回一局”?


2019-4-29 00:02 宅~有何不可
俄神祕特種核潛艇下水 與美國競賽“扳回一局”?

原標題:俄神祕特種核潛艇下水,與美國海基核力量競賽“扳回一局”?
  近日,據外媒報道,俄羅斯海軍09852型“別爾哥羅德”號核潛艇下水儀式在俄北德文斯克船廠舉行,該型號核潛艇是“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的主要運載平臺。
  據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過視頻電視觀看瞭新型潛艇下水儀式,足見俄羅斯對這一海戰利器的重視。自2018年3月普京在國情諮文中披露瞭一系列新型武器系統之後,“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就備受世人關註。
[b]  俄海基核力量處於相對劣勢[/b]
  俄羅斯高調公開介紹“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對美國的威懾目的不言而喻,但是這背後則反映瞭俄羅斯在海基戰略武器實力方面較之美國處於相對劣勢。冷戰後俄羅斯的戰略威懾能力總體上和美國保持持平,兩國構建瞭戰略穩定性,但是俄羅斯的主力核武器投射工具集中於陸基平臺,空基和海基平臺已不如冷戰時期蘇聯水平。
  美國海軍的海基核打擊力量全部集中於14艘“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每艘“俄亥俄”裝備24枚“三叉戟”Ⅱ-D5型潛射彈道導彈。2017年,美國海軍開始對“三叉戟”Ⅱ-D5型導彈進行改進,新型號?“三叉戟”Ⅱ-D5LE,改進後的“三叉戟”具備更有效的制導系統。新型的“三叉戟”Ⅱ-D5LE除瞭列裝已有的“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美國未來下一代“哥倫比亞”級戰略導彈核潛艇也會搭載該型號潛射彈道導彈。“三叉戟”Ⅱ系列導彈可搭載8至10枚核彈頭,單艇戰略打擊能力不容小覷。
[img]http://n.sinaimg.cn/sinacn_s20190428/138/w600h338/20190428/4Ut7-hwfpcxm7635154.jpg" alt="09852型“別爾哥羅德”號核潛艇釋放“波塞冬”核動力潛航器想象圖。" data-mcesrc="http://n.sinaimg.cn/sinacn_s20190428/138/w600h338/20190428/4Ut7-hwfpcxm7635154.jpg" data-mceselected="1" data-link="[/img]09852型“別爾哥羅德”號核潛艇釋放“波塞冬”核動力潛航器想象圖。
  相對於美國,俄羅斯目前的主力戰略導彈核潛艇則是蘇聯時期的667型(即西方所稱“德爾塔”級)戰略導彈核潛艇,據稱該型潛艇目前在俄羅斯海軍服役數量不超過10艘,每艘667型核潛艇可搭載16枚RSM-54(西方稱之SS-N-23)型潛射彈道導彈。667型核潛艇雖然戰鬥能力不俗,但畢竟是冷戰時期的技術產物,其靜音效果、隱蔽性等生存能力在面對美國先進反潛軍力時欠佳。該型號潛艇在不久的將來很有可能全部退出俄羅斯海軍現役。俄羅斯目前還保留一艘冷戰時期建造的941型(即西方所稱“颱風”級)戰略導彈核潛艇,該艇被用於俄羅斯試驗新一代RSM-56(西方稱之SS-N-32)潛射彈道導彈,在2003年至2010年間作?俄海軍的戰略武器試驗平臺多次進行出海試驗。
  隨著俄羅斯經濟的復甦,近年來俄海軍加大瞭對海基核打擊能力的建設,最新型的955型(西方稱之?“北風之神”級)自2013年來以相繼服役3艘,其搭載的RSM-56潛射彈道導彈在射程、有效載荷、突防能力等方面有瞭較大突破。雖然俄羅斯現在已經有瞭可以拿的出手的海基核打擊武器,但是就數量和武器成熟性來說,仍較美國有較大差距。RSM-56導彈在研發試驗過程中多次出現故障,導彈試射失敗的情況時有發生,以至於2012年俄軍方一度傳出如果未來試驗再次失敗,俄軍方將調整研發和生產計劃的無奈聲音。該導彈最近一次試射是在2018年5月,一艘955型戰略導彈核潛艇一次齊射四枚導彈,雖然試驗獲得成功,但是官方還未公佈該潛艇執行常態化戰略巡邏任務的消息。
  從對比可以看出,美國的海基核打擊力量發展較?穩妥,美國海軍的潛射導彈和潛艇平臺並不做到完全的一一對等,潛艇平臺成熟,潛射導彈的升級路徑穩定。同一型號潛射導彈通過升級改進可以在不同的潛艇平臺使用,例如前文提及的“三叉戟”導彈,其改進型號既可以在美國現役的“俄亥俄”級和美國未來的“哥倫比亞”級搭載,也能在英國現役“前衛”級搭載,此外英國下一代戰略導彈核潛艇“繼承者”級也計劃搭載“三叉戟”導彈。
  而蘇聯時期的海基核力量研發則走的是一型潛艇配套對應一型潛射導彈的模式。這一模式依託蘇聯時期強大的工業和技術能力尚可實施,但是冷戰後俄羅斯一度經濟低迷,短時間內無力承擔研發一型戰略導彈核潛艇、同時研發成熟的配套導彈的重任。在研發955型戰略導彈核潛艇時,俄羅斯一度陷入過“有艇無彈”的窘境。俄羅斯的海基核力量自冷戰後至今的發展可以說是踉踉蹌蹌,直至今日纔有可以與美國在技術上能夠勉強抗衡的海基核力量。
[img]http://n.sinaimg.cn/sinacn_s20190428/200/w600h400/20190428/zRPD-hwfpcxm7635187.jpg" alt="[/img]
  “別爾哥羅德”號核潛艇下水儀式,俄沒有公開核潛艇的全貌,這表明其密級程度非常高,從公開的潛艇尾部照片可以看出,該核潛艇採用雙槳推進。
  [b]“波塞冬”追回與美海上戰略力量平衡?[/b]
  提及戰略威懾,首先映入眼簾的即是冷戰時期美蘇兩國依託數量龐大的核彈頭和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海基戰略導彈核潛艇、空基戰略轟炸機組成的“三位一體”核打擊體系。可以通俗地說,冷戰時期延續至今的戰略投送武器都是採取飛行模式實現打擊,即便航行於水下的戰略導彈核潛艇實施戰略打擊,其潛射彈道導彈也是飛行載具。不可否認飛行載具具備速度優勢,但是畢竟飛行載具的目標明顯、軌跡較?清晰,軍事大國也根據其運動特性研發瞭一系列反制措施,歷史上核武大國圍繞戰略武器的攻守展開瞭一系列博弈。
  例如,針對戰略轟炸機,美蘇兩國在冷戰時期都具備瞭較強的預警和遠程截擊能力,戰略轟炸機的突防難度隨著當今雷達偵測技術的不斷髮展而愈發增大。針對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典型的防禦措施即是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隨著軍事技術的不斷髮展,美國導彈防禦武器的部署領域更廣,從原有的遠程預警雷達加之地基攔截武器的模式,拓展到瞭海基攔截、甚至天基攔截等模式。雖然導彈防禦系統的實際作戰能力是否可靠並無考證,但是理論上來看陸基彈道導彈存在被防禦的可能。戰略導彈核潛艇因?其較強的隱蔽性能一直被奉?大國戰略威懾能力的標誌性武器。但是其生存能力並不是完全可靠,攻擊型核潛艇就是獵殺戰略導彈核潛艇的最佳武器。冷戰時期,美國的“洛杉磯”級和蘇聯的705型(西方稱之“阿爾法”級)和971型(西方稱之“阿庫拉”級)核潛艇都是各自攻擊型核潛艇的代表,當時兩國核潛艇之間進行瞭一系列跟蹤與反跟蹤等行動,如果處在實戰環境下,兩國的攻擊型核潛艇勢必會對對手的戰略導彈核潛艇構成嚴重的生存威脅。
  由此可見,帶有冷戰印記的戰略武器的可靠性隨著軍事技術的發展出現瞭下降,認識到這一問題的世界主要軍事大國紛紛把戰略威懾能力的發展投向瞭新的軍事技術領域。按照作戰性能的特點,世界主要軍事大國重點關註兩類武器技術。其一是依靠速度,所謂“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發展高超音速載具是各大軍事強國近年來競相關註的領域。其二是依靠更強的隱蔽性,“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就屬於這一類的代表。
  反潛作戰一直是各個大國海軍關註的重點,普遍來看,300米以內的深度,水面聲吶系統基本都可以有效地探測到潛艇,此外,固定翼反潛偵察機搭載的磁異探測器對潛艇也有一定的偵測概率,這一概率隨著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當水深的增加使得水面偵測能力減弱時,就需要拖拽聲吶來進行探測,拖拽聲吶的探測深度更深。當水深超過拖拽聲吶所能有效探測的範圍後,深海反潛任務就需要裝備先進聲吶設備的攻擊型核潛艇來執行。因此,水下潛航器要想獲得更?可靠的生存能力,就得下潛得更深、更安靜,無人潛航器相比於有人潛航器,則能更好地實現這兩個條件。
[img]http://n.sinaimg.cn/sinacn_s20190428/103/w600h303/20190428/iczW-hwfpcxm7635279.jpg" alt="俄公佈的“波塞冬”核動力潛航器照片。" data-mcesrc="http://n.sinaimg.cn/sinacn_s20190428/103/w600h303/20190428/iczW-hwfpcxm7635279.jpg" data-mceselected="1" data-link="[/img]俄公佈的“波塞冬”核動力潛航器照片。
  按照俄羅斯軍方的說法,“波塞冬”能夠在水下1000米深度以高達200公裡時速的速度前進,考慮到“波塞冬”屬於無人潛航器,從已公開的媒體報道中的各類圖片數據可看出其體積甚至比常規動力潛艇還要小,因此其隱蔽性更強、被探測到的可能性更低。在海基核力量相對落後於美國的今天,俄羅斯需要具備不同於典型的海基戰略核打擊的武器系統,作?防止與美國戰略威懾武器技術失衡的砝碼。研發“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就是俄羅斯在海上與美國追回戰略平衡的重要考量。
  俄羅斯專傢指出,“波塞冬”可以搭載常規彈頭和核彈頭,在搭載核彈頭時,可以對敵方沿海城市、海軍基地進行戰略打擊,同時也可以對敵方水面艦艇戰鬥?,例如航母戰鬥?實施打擊。就後者來看,對敵方水面艦艇戰鬥?實施打擊,例如搭載核戰鬥部對美國的航母戰鬥?進行打擊是直接交戰行?,其前提是美俄兩國已經處於交戰狀態,且打擊性質是針對常規軍事力量的核打擊,這種作戰發生的可能性存在於美俄已經交戰的背景之下,現在看這種極端情況發生的可能性較低。
  而利用“波塞冬”實施戰略威懾或是俄羅斯的主要考量。美國東部的主要城市都集中於沿海地區,“波塞冬”採取核動力作?動力源,理論上其續航能力幾乎無限,在實際使用時,“波塞冬”可深海隱蔽航行接近美國沿海地區,坐底於美國近海海底長時間待機,同時無人潛航器的體積小,安靜地“坐”在海底的“波塞冬”難以被美國所探測。用核動力無人潛航器的隱蔽性和續航能力實施對沿海城市的抵岸核打擊,這種戰略威懾效果或是“波塞冬”對於俄羅斯的主要軍事和戰略意義所在。
[b]  新技術或引發新軍備競賽[/b]
  近年來,美俄圍繞地緣問題、北約東擴、俄羅斯生存空間的擠壓與反擠壓展開瞭一系列對抗和博弈。美國甚至派出戰略打擊武器抵近俄羅斯周邊地區,美俄兩國互相秀出“核大棒”,頗有冷戰時期覈對抗的態勢。在美俄圍繞戰略武器的博弈過程中,俄羅斯處於相對劣勢,尤其是美國不但在戰略進攻武器上佔據技術和數量優勢情況,還積極發展導彈防禦系統,對美國與俄羅斯以及其他大國間的戰略穩定態勢構成瞭嚴重的破壞性影響。美國在俄羅斯周邊部署的導彈防禦系統以及未來美國持續投入建設的國傢導彈防禦系統削弱瞭俄羅斯戰略武器對美國威懾能力的有效性。因此,不單是前文提及的“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俄羅斯近年來加大瞭對高超音速武器、無人載具等各類新型軍事技術在戰略威懾領域的應用,俄羅斯努力另闢路徑、重新扶正美俄戰略穩定的槓桿。
[img]http://n.sinaimg.cn/sinacn_s20190428/175/w600h375/20190428/DlE5-hwfpcxm7635300.jpg" alt="[/img]
  俄“北風之神”級核潛艇,隨著該潛艇的逐漸成熟,其將成?俄未來海基核力量的中堅。
  西方國傢對高超音速載具、無人潛航器等技術領域也有較大的投入。美國是較早提出高超音速武器概念的國傢,早年美國也有相關的研究投入,論時間美國可以說對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發最長。但是近年來俄羅斯等國對高超音速武器研發的後發追趕,使美國開始重新關註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發。2019年初,美國國防部宣佈對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發預算大幅增加,根據預算文件,美國要求加快高超音速武器的實戰化步伐,在戰略戰術兩級高超音速武器方面同步展開研發。俄羅斯等國對高超音速技術的投入,刺激瞭美國對該技術加大投入,圍繞高超音速武器的競爭似乎不可避免。無人潛航器方面,作?美國的主要軍事盟友,英國在2019年4月表示將研發超大型無人潛航器,該無人潛航器將具備較長的續航能力,用於情報收集、反潛等作戰,可以說這一舉動很大可能是對俄羅斯發展核動力無人潛航器的迴應。
  由新軍事技術引起的新軍備競賽或已經悄然發生,在戰略軍事領域,雖然擁有核武器的大國對核戰爭的恐怖後果的客觀認識會在一定程度上懾止衝突的發生,但是對不能爆發直接衝突的認識並不會阻止兩個軍事大國在軍事技術領域的追趕。通俗的說,技術領域勝過一籌或更能給大國在政治、軍事安全博弈中提供更多的主動和獲益。
  俄羅斯研發列裝高超音速武器、無人潛航器等裝備,會催生美國等西方國傢加大對同類武器裝備或是對這類武器裝備的防禦性武器的研發,這在客觀上形成瞭一輪新的軍備競賽。而且,由於上述非核軍事技術的技術脈絡複雜、技術門檻相對核武器技術較低、其他分支技術涉及面廣,在軍事領域乃至戰略武器領域的應用還沒有明確的行?準則和控制機制,因此這些領域一旦出現軍備競賽,則要遠比冷戰時期的核軍備競賽更復雜、更加充滿不確定性和不可控性。大國間的矛與盾、攻與守的軍備博弈沒有贏傢,新軍事技術引發的競爭、對抗和博弈給世界和地區和平帶來的消極影響,未來會是世界各國共同面對且無法迴避的問題。
  (作者系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博士研究生,研究軍備控制與國傢安全方向)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